识字赏物丨博物馆里的“生僻字”
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字是“匜(yí)”,马承源先生在《中国青铜器》里介绍,它是“盥(guàn)手注水之器”,盥手就是洗手,匜是一种用来注水的用具,相当于现在常用的瓢或舀水器。

02主角演变过程
金文中匜字写法较多
说文解字中的匜字
03主角用途形制
匜最早出现于西周中期后段,流行于西周晚期至春秋战国时期,常和盘搭配成组出现。《左传》有“奉匜沃盥”之语,《礼记》上记载“进盥,少者奉盘,长者奉水,请沃盥,盥卒授巾”,意思是行礼时年长的人用匜在上浇水,年龄小的人在下端盘承接洗完手的弃水。商周时期宴飨和重大仪式都要行“沃盥之礼”。
04主角家庭成员
明星器物1
姓名:瓦纹匜
时期:西周
出土时间:1993年
出土地点:曲村—天马遗址晋侯墓地62号墓
外貌特征:长30厘米,宽14厘米,高15厘米,敞口,窄长流上扬,瓢形腹,龙首形鋬,龙口衔器口,四扁体兽形足。口沿饰一周重环纹,腹部饰瓦纹。
姓名:匜
时期:春秋
出土时间:1973年
出土地点:侯马市上马墓地1015号墓
外貌特征:长20厘米,宽11.7厘米,高8.7厘米,形椭长,类瓢。前有封顶兽首管口流,饰镂空纹饰;后有竖向环耳鋬;平底,底部有三蹄形矮足。
这些字是器物的名字,是古代生活的见证,更是晋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它们向我们展示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,也让我们对晋国历史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,如果你对他们感兴趣,不妨来到晋国博物馆,近距离欣赏并感受晋国文化的独特魅力!